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一)

与子虽天意,知人昔帝难。

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

大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

孤臣恩未报,清血但汍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尽管这是天命安排,知晓人心的古代帝王也并非易事。
一句深思熟虑的话,就能早早决定大局,稳固国家根基。
大舜的仁德源于本性,成汤的治理宽厚仁慈。
作为孤臣,我未能报答恩情,只能让清白之血徒然涌动。

注释

天意:命运或上天的安排。
昔帝:古代的君主。
谋:策划,深思熟虑的计划。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重要礼器,这里指代国家。
仁由性:仁德源自人的本性。
治以宽:用宽大的政策来治理。
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
清血:比喻清白忠诚的心。
汍澜:形容水波翻滚,这里比喻心情激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永昭陵挽词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智慧与德行的赞美。诗中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与逝者深厚的缘分以及对其政治才能的认可。

"与子虽天意",诗人感慨与逝者之间的命运相连,仿佛是上天的安排;"知人昔帝难",暗示逝者在生前具有识人之明,即使是古代帝王也难以企及。"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赞扬逝者决策果断,预见深远,如同大禹治水般稳定国家局势。

"大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借用了舜和商汤的仁政故事,强调逝者本性仁慈,施政宽厚,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孤臣恩未报",表达诗人对未能及时报答逝者恩情的遗憾;"清血但汍澜",以泪水比喻内心的悲痛,清泪如涟漪,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品质的描绘,展现了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和怀念。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

平日相从乐会文,博枭壶马占朋分。

罚筹多似昆阳矢,酒令严于细柳军。

蔽日雪云犹叆叇,欲晴花气渐氛氲。

一樽万事皆毫末,蜾蠃螟蛉岂足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龙溪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侧,飞雨遍江中。

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会老堂

古来交道愧难终,此会今时岂易逢。

出处三朝俱白首,凋零万木见青松。

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釂一钟。

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