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晋峥嵘虎战墟,中涓学语正坑儒。
石家礼法从何出,甲乙诸郎尽鲤趋。
这首诗名为《咏史·其四》, 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中以"三晋峥嵘虎战墟"开篇,描绘了战国时期三晋地区(赵、魏、韩)的动荡与战争遗迹,暗示历史的沧桑与英雄豪情。接下来的"中涓学语正坑儒"则转向秦朝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通过"中涓"(指宫中小臣)学习儒学却遭遇残酷打压,反映出对文化专制的批判。
"石家礼法从何出"暗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以法家为主的石氏(指秦法)制度,而"甲乙诸郎尽鲤趋"则形象地描述了士人如鱼群般争相趋附权势,追求仕途的现象。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知识分子命运的深沉感慨。
不详
荀息无裨晋献公,豫生如许智宗空。
古人才德难求备,大节初心要始终。
几多砺节与轻生,犹有丝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诚心大义最分明。
义士忠臣不二君,漆身吞炭欲成仁。
若谋委质求亲幸,又抱奸心贼大伦。
井田学校竟终天,盐铁舟车讫万年。
隔绝古今萧与霍,空劳孔壁出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