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十一十八首。诗中以“老胡今日死日到”开篇,以一种超脱生死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平静接受。接着,“四海五天俱太平”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谐、世界安宁的美好愿景。
“葱岭又寻归去路”,葱岭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高地或追求的目标,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也在寻找回归内心深处、达到精神满足的道路。最后,“看来只有业随身”则点明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和自我负责的思想,暗示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将伴随自己,影响未来的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生死、因果与解脱的观念。诗中蕴含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