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方贞观寄诗稿书赠

渊明嗟道丧,人人惜其情。

非止口嗌哇,惟恐风波生。

就令诗言志,有怀讵能倾。

转喉防触讳,顺吐必逆攫。

摭拾为大尤,塞兑乃得宁。

漫云教温柔,本无不平鸣。

肺腑一字无,月露连篇盈。

掩卷想谁作,曾不得主名。

以兹继《风》《雅》,真赝谁能争。

我读贞观诗,则知贞观诚。

轩豁露肝膈,拓落轻讥评。

出语中道要,破的无浮声。

惜哉两白首,未能常合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陈祖范的《桐城方贞观寄诗稿书赠》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感慨,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诗人首先感叹陶渊明在道义衰落的时代里,人们都同情他的情感,但他不仅在言语上有所顾忌,担心引起风波,就连表达心志的诗歌也小心翼翼,怕触犯禁忌。他指出,即使是温柔的教诲,本质上也是源于内心的不平之声,真正的艺术不应掩盖真实。

诗中提到,如果作品没有肺腑之言,即使文字华丽如月露满篇,也无法传达真情实感。诗人质疑那些匿名诗作,难以分辨真伪,而贞观的诗则以其坦诚和中肯见长,语言直指人心,没有虚浮的辞藻。然而,诗人惋惜的是,尽管贞观才华横溢,两位白发人未能长久合作,未能将他们的才情充分融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诗歌创作中真诚与技巧、隐晦与直接之间的微妙平衡的探讨,同时也表达了对真诚诗歌的推崇和对美好合作的向往。

收录诗词(17)

陈祖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任翼圣亡

秦淮载笔后,一别如雨绝。

我伏闾里中,懒不事干谒。

每有当路人,无端愿交结。

叩其所从来,谓君向若说。

乃知迹虽疏,风义极真切。

忆昔言别时,赠我句卓杰。

自拟赤城霞,谓予姑山雪。

雪寒尚皑皑,霞光忽沦灭。

沦灭胡足悲,层霄已照彻。

形式: 古风

七夕读杜诗牛女篇

小东摭列宿,穷极呼穹苍。

谓犹具官臣,尸素空周行。

玉川祖其意,《月蚀》诗张皇。

口实资《骚》赋,驱使到天章。

星辰亦良苦,为人任短长。

其中牛与女,津津口加详。

七夕河汉明,下土举头望。

儿女致私祝,竖儒乞芬芳。

缘饰多故事,琐细语不庄。

惟有杜老诗,引义陈大纲。

拨疑见本根,辞家敢颉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北山归途

展墓归经洗马池,佛庐山店与田畦。

人行镜里清光杳,秋在篱边秀色低。

一一空回入市担,声声报晚上墙鸡。

安能更得身强健,出郭缘源数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偶成

梦余支枕听更时,无限幽怀祇自知。

人在尘中万蚁战,身如曙后一星危。

间生烦恼因观史,懒更推敲废咏诗。

喜有寒梅能解事,十分春信到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