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陈祖范的《桐城方贞观寄诗稿书赠》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感慨,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诗人首先感叹陶渊明在道义衰落的时代里,人们都同情他的情感,但他不仅在言语上有所顾忌,担心引起风波,就连表达心志的诗歌也小心翼翼,怕触犯禁忌。他指出,即使是温柔的教诲,本质上也是源于内心的不平之声,真正的艺术不应掩盖真实。
诗中提到,如果作品没有肺腑之言,即使文字华丽如月露满篇,也无法传达真情实感。诗人质疑那些匿名诗作,难以分辨真伪,而贞观的诗则以其坦诚和中肯见长,语言直指人心,没有虚浮的辞藻。然而,诗人惋惜的是,尽管贞观才华横溢,两位白发人未能长久合作,未能将他们的才情充分融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诗歌创作中真诚与技巧、隐晦与直接之间的微妙平衡的探讨,同时也表达了对真诚诗歌的推崇和对美好合作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