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三)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

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

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犹豫不决,尽管病弱的眼睛勉强睁开。
眼前的风景都化作了忧愁,连山川也仿佛是从梦境中浮现。
我的身体还未苍老,双鬓却为何早早变白?
想要将满心烦恼寄托在杯酒之中,只希望能有清梦相伴以解忧愁。

注释

高城:城墙。
欲去:想要离开。
徘徊:犹豫不决。
病眼:病弱的眼睛。
登临:登高眺望。
强一开:勉强睁开。
风物:风景。
愁里景:忧愁中的景象。
山川:山河。
梦中来:从梦境中出现。
此身:自身。
双鬓:两鬓。
何劳:何必。
白:变白。
尘心:世俗之心。
可得灰:能够消磨。
烦愁:烦恼。
付:寄托。
杯酒:酒杯。
祇应:只应。
清梦:清闲的梦。
尊罍:酒杯。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城之上,面对将要离去的情景而产生的徘徊不舍之情。"病眼登临强一开"显示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仍强迫自己去欣赏、感受这个即将离开的环境。"风物尽为愁里景"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物产生的情感联想,这些景物在他的心中都变成了愁绪。

接着,"山川疑是梦中来"则让人感觉到一种超现实的境界,好像这些自然景观都是梦幻一般。这种写法不仅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迷离之感。

"此身双鬓何劳白"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无奈与哀伤。"未老尘心可得灰"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表明即便年事已高,也不愿意让世俗的烦恼占据自己的心灵。

最后两句"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是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并期待着能够在清醒的梦中找到精神的寄托。这里的“尊罍”指的是美好的酒杯,象征着一种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二)

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

回首孤城空绿树,满川斜日放归舟。

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日休。

试问故人思我否,梦魂犹在海边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一)

迂疏怀抱独君知,杖拂亲依即我师。

一句未能参妙道,数篇空复寄新诗。

子方奋迅云间翮,我厌追随世上儿。

安得岩坰两如志,铜瓶乌几为君携。

形式: 七言律诗

至日有感二首(其二)

一卧孤村两见冬,独搔华发思无穷。

荒山极目漫汗雪,老树当庭昼夜风。

佳节妻儿具樽酒,茅斋斟酌慰愁翁。

未央晓贺瞻天冕,正在炉烟缥缈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至日有感二首(其一)

两逢至日惊身老,远寄周南览物悲。

佳节风烟长惨惨,他乡人物自熙熙。

荆榛崤渑秦关破,草树芳华隋苑隳。

怅望高歌一回首,兹辰尊酒莫相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