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金涓的《客中寄丁景行》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涯中的孤寂与怀旧之情。首句“半生书剑惜分阴”描绘了诗人一生致力于学问和武艺,珍惜光阴的形象。然而,“谁想飘零素发侵”则揭示了岁月无情,自己已届中年却仍在外漂泊,白发悄然增多的无奈。
“朋社有盟鸥聚散”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聚散不定,如同海鸥在海边的聚散,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友情的脆弱。“客乡无信雁浮沉”进一步强调了身处异乡,音信难通的孤独,以大雁的浮沉比喻自己的境遇。
“潮回断岸沙痕浅,月落幽池树影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痕迹浅淡,月落池塘,树影深深,寓言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归计未成愁入梦,一灯空伴壁间琴”表达了诗人满腹愁绪,归乡之计尚未实现,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而现实中只有孤灯和壁间的琴声相伴,更显其孤苦无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漂泊之苦和对故人、故乡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