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清晖与伯雨仲举联句

吴山秋色里,倚石望沧江。

日脚霞侵户,涛头雪溅窗。

浪奔沙岸叠,山夹海门双。

有客离新隐,于兹感旧邦。

凭高乘险绝,怀古黜纷厖。

龟壳冠将堕,龙文鼎可扛。

颇谐幽事熟,未觉壮心降。

满月孤金柱,丛筠乱碧幢。

晴峰俄点点,夕磬已摐摐。

归路风尘表,酣歌不用腔。

形式: 排律 押[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道坦的《吴山清晖与伯雨仲举联句》描绘了吴山秋色中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吴山秋色里,倚石望沧江”,开篇即以“吴山”、“秋色”、“倚石”、“沧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展现出诗人站在山石之上,远眺江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下来,“日脚霞侵户,涛头雪溅窗”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夕阳的余晖比作“霞”,将江面的波涛比作“雪”,形象地描绘出日落时分江面上波光粼粼、霞光映照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壮美。

“浪奔沙岸叠,山夹海门双”则进一步展现了江面的动态之美和山势的雄伟壮观,通过“浪奔”、“沙岸叠”、“山夹”、“海门双”等词语,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图。

“有客离新隐,于兹感旧邦”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土的深情。这里的“客”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其他访客,通过“离新隐”、“感旧邦”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生活和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凭高乘险绝,怀古黜纷厖”则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超脱心境和对历史的深思。通过“凭高”、“乘险”、“怀古”等词语,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思绪万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沉思。

“龟壳冠将堕,龙文鼎可扛”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龟壳冠”、“龙文鼎”等意象,寓意深刻,可能暗指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或是对某种传统或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颇谐幽事熟,未觉壮心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也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满月孤金柱,丛筠乱碧幢”两句,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静谧景象,通过“满月”、“孤金柱”、“丛筠”、“乱碧幢”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晴峰俄点点,夕磬已摐摐”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色变化,通过“晴峰”、“点点”、“夕磬”、“摐摐”等词语,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归路风尘表,酣歌不用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喜悦。通过“归路”、“风尘表”、“酣歌”等词语,展现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回归自然,放声歌唱的自由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山秋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8)

李道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坦字坦之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植芳堂诗集陶一首

谓人最灵智,卫生每苦拙。

所惧非饥寒,将养不得节。

通人解其会,在世无所须。

羲农去我久,空叹将焉如。

念之动中怀,积善云有报。

药石有时间,诗书敦夙好。

蔼蔼堂前林,灼灼叶中花。

枝条始欲茂,春风扇微和。

弱湍驰文鲂,灵凤抚云舞。

坐止高荫下,神渊泻时雨。

尔从山中来,相见无杂言。

赤泉给我饮,乃欲饮得仙。

老夫有所爱,养色含津气。

遥遥望白云,苍苍谷中树。

形式: 古风

别诗集唐(其一)

两行清泪语前流,千里佳期一夕休。

倚拄寻思倍懊恨,寂寥灯下不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别诗集唐(其二)

相见时难别亦难,寒潮惟待夕阳还。

钿蝉金雁皆零落,离别烟波伤玉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别诗集唐(其三)

倚阑无语倍伤情,乡思撩人拨不平。

寂寞闲庭春又晚,杏花零落过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