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引叙悲

短烛西风老泪横,帝城今日是归旌。

故云不辨前山色,残楮空收后世名。

仅亩荒墟曾里第,一行孤寺足门生。

道流对此翻成俗,殇寿茫茫看亦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又发引叙悲》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与哀伤的画面。

首联“短烛西风老泪横,帝城今日是归旌”,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短烛在西风中摇曳,映照着诗人老泪纵横的脸庞,帝都的归旌则象征着离别的时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颔联“故云不辨前山色,残楮空收后世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于时光的流逝,连眼前的山色都无法辨认,仿佛时间的洪流已将一切冲刷得模糊不清。而“残楮”则象征着即将消逝的岁月痕迹,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后世名”则表达了对名声虚无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留下名声,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离别与消逝。

颈联“仅亩荒墟曾里第,一行孤寺足门生”,转而描写了一处荒凉的景象。曾经繁华的里第如今只剩下荒芜的田地,而远处的一行孤寺,似乎成为了唯一的慰藉。这一联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更加强化了离别与哀伤的主题。

尾联“道流对此翻成俗,殇寿茫茫看亦轻”,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即便是道家修行之人,在面对离别与生死时,也难以摆脱世俗的悲伤。而“殇寿茫茫看亦轻”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似乎在说,无论寿命长短,面对离别与哀伤,都是如此沉重与不可忽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这些主题时的哀伤与无奈。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次白岩燕泉二翁韵

服舍仓皇作夜声,九招谁为破愁城。

更无斩马朱云剑,空有垂鱼贾傅旌。

乡国老怀风自下,关河孤泪梦常倾。

行囊次第收残稿,剔尽寒灯坐彻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早朝书事

苍凉海日候初升,视夜寒光月半棱。

驰道几闻飞八骏,纳言今喜侍双灯。

宝幢绣幄皇威重,紫气黄云泰运增。

仗外千官齐鹄立,九霄仪凤有轩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赏五色菊

帝里应怀旧国霜,晚花重此就壶觞。

一行绛雪扶衰白,五色祥云捧赭黄。

慰眼愁容深入画,感时月令正当阳。

高年幸与耆英会,小醉东风亦未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经筵纪事

鸡鸣视夜意常悬,亦念精神此格天。

避殿玉书传谏纸,退朝银烛引经筵。

气机每出周防外,圣学多收感召前。

国是老臣私过计,燮调还拟预更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