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叹

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

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

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

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

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

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

嗟嗟蚕妇莫忧寒。孟光身上无衣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蚕妇叹》由元代诗人王虎臣所作,通过对比贫苦蚕妇与富贵人家的境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开篇描绘了贫农在荒年中的艰难生活,“贫农值年凶,终岁常苦饥”,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和痛苦。接着,“贫女蚕不收,终年废机丝”进一步展现了蚕妇因收成不佳而无法纺纱织布的困境,生活更加困顿。

“无食夫婿事,无衣妾心悲”则直接点明了蚕妇的无奈与悲哀,她们不仅自己受苦,还要面对家庭的饥饿与寒冷。尽管“终朝掇柔桑,日暮心力罢”,即从早到晚辛勤劳作,但最终却“居然不成茧,何以慰我思”,收获寥寥,无法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

最后,诗人通过“君不见金谷园中歌舞妾,金缕衣裳自盈箧”与“一朝祸起坠高楼,翠袖红衿如电灭”这两组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贫富之间的巨大鸿沟。金谷园中的歌舞女子虽享尽荣华,但一旦遭遇变故,昔日繁华瞬间消逝,如同电光石火,留下的是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嗟嗟蚕妇莫忧寒,孟光身上无衣完”则表达了对贫苦蚕妇的同情与关怀,希望她们不必为寒冷担忧,暗含了对社会公正与平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

王虎臣(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虎臣字子山,璋子。官于潜教谕

相关古诗词

缫丝行

输班轮机旋若风,吴姬拮据无好容。

神蚕遭烹不自悔,以死利世功无穷。

当空一缕如抽雪,宛转萦纡无断绝。

谁知中有长恨端,心事从今为君说。

车声愈急丝愈永,比妾愁肠犹易尽。

去年丝成尽入官,弊衣不足常苦寒。

今年蚕苗犹在纸,已向豪家借仓米。

探汤拾绪手欲烂,辛苦无人慰憔悴。

生平自知妾命薄,讵忍将愁诉夫婿。

吴绫蜀锦多光辉,明朝已上他人机。

形式: 古风

赠汪鹤舟

吾闻列山之儒骑鹤飞,明月为佩霓为衣。

又闻化鹤丁令威,七十甲子今始归。

先生扁舟载飞鹤,五湖七泽将安之。

江湖旧游波渺渺,床头金尽故人少。

犹能为客典春衣,酒边豪气天地小。

名贤歌颂题满轴,披图亦自不碌碌。

黄金白璧分与人,惟有便便五经腹。

朅来访我坐毡冷,岸帻扶筇微酩酊。

开樽促席意气倾,剪烛商诗寒夜永。

星星斑鬓今如此,清谈自是青云士。

试问烟波载皓衣,何如一舸携西子。

形式: 古风

阮受益所藏古砚篆文有羽阳千岁盖秦穆公宫瓦也

洛波沈鼎周姬衰,秦嬴义勇歌无衣。

戎车虎帅雄西邮,羽阳宫殿云崔嵬。

孟明骨化蹇叔死,三良殉穆秦民悲。

西风一夜飘宫瓦,鸳鸯飞坠秦台下。

千年鸟迹今愈分,故园遗踪恨难写。

何人磨作古陶泓,遂使名声齐玉斝。

君不见悬黎结绿人不识,刖足君门卞和泣。

古来义士苦不遭,埋骨泥沙同瓦砾。

形式: 古风

春晚歙郡高斋

凭高得华构,燕坐临此州。

偶来税尘鞅,得与静者游。

氓俗仍楚越,城居带林丘。

川明云物閒,风喧鸟声幽。

群峰举自献,春溪亦争流。

馀花殿芳序,春苗绿平畴。

临觞讵能饮,对时思悠悠。

将指访凋瘵,摩抚庶有瘳。

旷职固所虞,永日聊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