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人留淡话,竹院寂无声。
沽酒童来缓,题窗诗已成。
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
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燧拜访皇甫道士时的情景。首句"道人留淡话",表现了道士言语清淡,与世无争的风范。"竹院寂无声"则渲染出环境的宁静,竹林中的静谧让人心境平和。"沽酒童来缓"写出了童子慢慢送来美酒的悠闲,显示出主人与客人的关系亲密而随意。
"题窗诗已成"暗示诗人在此期间已经创作了一首诗,可能是即兴之作,也可能是对眼前景象的感悟。接下来的两句"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通过提及珍贵的海鲜和仙草,表达了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描绘了诗人与道士在月光下交谈的场景,焦桐(一种弦乐器)横置膝上,增添了诗意的氛围,也暗示着他们可能在音乐中交流心得,共享清谈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访道过程中的闲适与雅趣,体现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
不详
爱静移家住水南,门排古木枕寒潭。
鹤翎渐长呼童剪,麈尾频挥对客谈。
旋切银丝鲙鲜鲫,新尝金颗擘香柑。
惜余戒饮难陪伴,举白掀髯子独酣。
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
晴塔松梢见,风钟岭半鸣。
樵夫分道过,僧子就房迎。
竹有千竿立,尘无一点生。
数篙撑过渡,雨后水添肥。
山橘青迷树,野花香袭衣。
哀鸿悽远客,斗雀堕斜晖。
童稚喧林垄,牛羊个个归。
黄家亭馆人称好,杖屦春风领客行。
开放园门千嶂入,爱他山阁一溪横。
花迷粉翅双飞蝶,柳露金衣百啭莺。
酒后著棋聊适兴,未须屑屑较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