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禽图(其一)

鸲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

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

铁衣金觜双雕楹,世间无处无弓缯。

试听内苑笼中语,空诵弥陀六字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四禽图》系列诗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四种鸟类:鸲鹆(鹦鹉的一种)、鹦鹉、雕和笼中诵经的鸟。诗人以鸲鹆和鹦鹉作比较,虽然鸲鹆试图模仿人语,但诗人认为它的颜色虽艳,却不如鹦鹉能言善道。接着,诗人提到世间猎捕无处不在,即使是羽毛华丽如雕,也难逃弓箭之厄运,暗示了对自然生灵的怜悯。

最后,诗人将焦点转向笼中鸟,它只能空诵佛号“弥陀”,表达了对被束缚自由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四禽图(其二)

珊瑚出海海见底,谁掣长竿临海水。

黑风驱雾卷冥濛,化作禽飞向空起。

北人未熟南禽名,岭外方言如鸟声。

由来珍异非国宝,须识君王却贡情。

形式: 古风

四禽图(其三)

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

歌声宛转色娉婷,种种春光无不有。

春来何迟去何速,回首红颜忆骑竹。

急须携酒听黄鹂,莫待杨花眯人目。

形式: 古风

四禽图(其四)

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形式: 古风

画鹰

卑枝诘屈高枝举,小鹰低回大鹰怒。

杀气森森动碧寥,千山落叶纷无数。

云霄意概风霜姿,傲睨六合无雄雌。

梦迷东海未归路,兴在秋原初下时。吁嗟乎!

巢有羽兮穴有肉,莫遣鹓鸾空侧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