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蘋花吹香柳花落,秭归清啼答姑恶。
午帘睡思逐晴丝,静听新篁堕春箨。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山房内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生机。
首句“蘋花吹香柳花落”,以蘋花的香气和柳花的飘落,渲染出春日傍晚的清新氛围。蘋花的香气随风飘散,柳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落下,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诗意。
接着,“秭归清啼答姑恶”一句,通过描述秭归地方特有的鸟叫声——清啼与姑恶的应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这里的“秭归”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姑恶是古代的一种鸟名,其叫声独特,常被用来形容鸟鸣声的清脆悦耳。
“午帘睡思逐晴丝”,描述了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房间内,让人产生慵懒的睡意。这里的“晴丝”指的是阳光照射下空气中的细小光线,形象地表现了光线的柔和与温暖。
最后,“静听新篁堕春箨”则将视线转向窗外,描绘了春天竹子生长的景象。新长的竹笋在春雨的滋润下破土而出,随着季节的变化,旧的竹箨(竹笋外层的保护壳)逐渐脱落,展现出新生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山房内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不详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叶间双颗绽红肥,渐次春光到紫薇。
可是楝花风讯恶,堤边怪得画船稀。
篱豆垂花陇麦齐,炊红篘绿小春时。
田家处处丰年乐,画出豳风七月诗。
山无重数水无边,浩浩春风万里天。
老矣少文空有志,披图闲续卧游编。
故王临赏地,幽榭带横塘。
乔木传家远,高荷过槛长。
琴书千古意,花竹四时香。
永日无尘事,心清境亦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