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柳应芳的《雨夜观妓同俞羡长梅子马陆长康赋》描绘了一幅雨夜妓馆中幽会的场景。首句“美人雨馆夜相迎”,以美人出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气氛。接下来,“烛下微闻笑语声”暗示了轻盈的欢笑声在暗夜中回荡,增添了温馨与情趣。
“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月亮和浓云分别象征美人的清丽和含蓄,月光未照在她的眉眼间,反而是乌云轻轻遮掩着她的鬓发,形象地刻画了她的娇羞之美。
“生憎洒砌沾罗袜,翻喜飘窗趁玉笙”进一步描绘了雨的动态,它打湿了美人脚下的轻纱,却也随着乐声飘进窗户,为这夜宴增添了几分诗意。诗人似乎对这种情境感到矛盾,既“憎”又“喜”。
最后两句“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情景的深深迷恋,他宁愿沉浸在想象中,也不及亲眼目睹这般真实而动人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夜妓馆中微妙的情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