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映日吟诗喜不微,湿云片片尽归飞。

由来天地原难蔽,回首江山忽已辉。

从此送秋吹笛好,错教连夜见星稀。

锦溪绣陌酬人愿,布袜芒鞋与世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大山的《喜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喜悦之情。

首联“映日吟诗喜不微,湿云片片尽归飞”,开篇即以“映日”点出晴朗之景,诗人于晴日之下吟诗,内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着,“湿云片片尽归飞”一句,生动描绘了雨后云散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在回应诗人的喜悦,将一片片湿云送回天空,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颔联“由来天地原难蔽,回首江山忽已辉”,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慨。他认为,天地之间本就难以遮蔽万物,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颈联“从此送秋吹笛好,错教连夜见星稀”,转而描写诗人期待在晴朗的夜晚吹笛的情景。他希望在这样的夜晚,能够听到悠扬的笛声,与星空相伴,享受宁静与美好。这里的“错教”一词,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夜晚因云遮月而未能见到繁星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尾联“锦溪绣陌酬人愿,布袜芒鞋与世违”,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希望在如锦似绣的溪流和道路中,实现人们的愿望,同时穿着布袜芒鞋,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和精神独立的向往。

整体而言,《喜晴》一诗通过对雨后晴朗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26)

屠大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东沙春日

风熙芳甸不生尘,瞩目山川处处新。

晴日林香花劝酒,幽溪苔软鹿随人。

閒来自听桑间曲,老去长逢海上春。

藜杖岂能寻凤阙,兰舟只合舣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昭君怨

入宫几载闭宫门,夜月春光默断魂。

非惜黄金轻画笔,从来天赐未沾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感兴四首(其一)

梧桐有良质,斲为双绮琴。

疏弦映金徽,泠泠发佳音。

一弹薰风至,更弹江月沉。

大雅久以寂,志士寄幽吟。

坐令众喧息,洞见太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感兴四首(其二)

田父晨驱牛,叱耕还自喟。

力作虽苦勤,不能救憔悴。

去年田事登,仅以了租税。

昨夜县帖来,徵派动如猬。

哀哉石上茆,锄刈日寻缀。

苟免忧目前,何用计卒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