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监生联

也穿靴子,也戴顶子,一样衣冠无岁考;

可下乡闱,可下北闱,两条门路得科名。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监生群体的形象与处境。"也穿靴子,也戴顶子",这里的“靴子”和“顶子”分别指的是古代官员的靴鞋和帽子上的装饰,象征着官职的象征性标志。通过“也”字的使用,诗人强调了监生们虽然身着官服,但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官职或权力。“一样衣冠无岁考”,意味着他们虽然外表上与官员相似,但实际上没有官方的认可或考核,暗示了监生身份的虚幻与尴尬。

接下来,“可下乡闱,可下北闱,两条门路得科名”,则揭示了监生们追求功名的途径。这里的“乡闱”和“北闱”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和京城考场,表明监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这些考试来获取科举功名,即所谓的“得科名”。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与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与功名的极度重视以及科举制度的严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监生群体的讽刺,既展现了他们追求功名的普遍现象,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批判,揭示了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困境。

收录诗词(1514)

待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嘲袁树勋联

树绩毫无,只知藏垢纳污,细流同归于海;

勋名安在,除却贪财好色,其余不足以观。

形式: 对联

嘲王楷联

王孙本自困穷来,忆当年足冷牛衣,典钗勖学,分得细君势利,助成季子功名,谁知薄幸无情,遽忘贫贱,忍令鸳鸯独宿,枉教鹦鹉能言,冤孽几时休,悔嫁狂且输奠雁;

楷模讵堪师表任,叹此日头飘鹤发,就木惊心,竟将白首残生,强订青春少妇,但愿阎罗有眼,早赐勾销,放开病马樊笼,斩断莲蒿蔓引,琵琶他处抱,让将云雨早登峰。

形式: 对联

嘲挽蜀人某联

门面有税,膏捐有税,烟酒糖有税,画策无遗,求也可使治赋;

左右曰贤,国人曰贤,诸大夫曰贤,盖棺论定,今之所谓良臣。

形式: 对联

嘲徐琪联

尔小子整整齐齐,或束带,或抹粉,或涂脂,三千人巧作嫦娥,好似西施同进越;

这老瞎颠颠倒倒,不论文,不通情,不达理,十八省几多学士,如何东粤独来徐。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