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蕉窗肄书图

绿天便拟借名庵,湘管菭笺俗虑戡。

静里清阴分砚北,画中秋色忆江南。

诗成题叶香犹润,墨可磨人味自谙。

最是羊裙增旧感,《芬陀》遗集护瑶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何福骏的《自题蕉窗肄书图》描绘了一幅文人书斋的画面。首句“绿天便拟借名庵”,诗人似乎想要在翠绿的蕉叶下营造一个宁静的书斋,暗示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次句“湘管菭笺俗虑戡”,使用湘妃竹笔和薄如蝉翼的纸张,旨在表达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以及摆脱世俗烦恼的决心。

第三句“静里清阴分砚北”,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和清凉的蕉影落在砚台北侧,烘托出读书写字时的专注与宁静。第四句“画中秋色忆江南”,则借秋色引发对江南水乡的思念,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第五句“诗成题叶香犹润”,写诗人创作诗歌后,墨迹未干,还留有蕉叶的清香,体现了诗情画意的交融。最后一句“墨可磨人味自谙”,进一步强调了书法艺术对人的陶冶,以及诗人对墨宝之味的深刻理解。

结尾“最是羊裙增旧感,《芬陀》遗集护瑶函”中,“羊裙”可能指的是古人用羊皮纸装订书籍,这里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芬陀》遗集护瑶函”则表达了对古代典籍的珍视,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的著作还需像古代经典一样,被精心保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蕉窗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书斋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3)

何福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寄外

凉镫清漏隔屏山,人自关心花自閒。

今夜长空闻雁过,明朝应有羽书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游天宁寺

东风吹絮暮春时,客到禅扉有鹤知。

松树两行青嶂立,藤花一架紫云垂。

无缘福地生欢喜,但祝人间少别离。

归去也应更回首,暮钟声里意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并蒂莲

平明信步绕芳塘,傍柳随堤过曲廊。

湖比鸳鸯还共泛,亭开荷芰自相庄。

出尘不染双心洁,并影同看佳兴长。

我本爱花花对语,频将佳兆祝祯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小园

雨过苔痕涩,云来花影迷。

水平双燕掠,风暖一莺啼。

亭小随池曲,山低共树齐。

春光何处最,红杏女墙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