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端州

岭南底处是端州,使君苦向个中游。

黄茅千里烟岚晚,皂盖三年鬓发秋。

欻见崩松万壑底,遂闻埋玉九原头。

不能执引远郊去,薤露蒿里令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洪朋所作,名为《挽潘端州》。诗中描绘了对逝去的潘端州的哀悼与怀念之情。首句“岭南底处是端州”,点明了潘端州的任职地,位于岭南的端州。接着,“使君苦向个中游”表达了潘端州在任期间的辛劳与执着。

“黄茅千里烟岚晚,皂盖三年鬓发秋”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潘端州在端州任职三年的辛勤工作与岁月的无情。黄茅代表广阔的田野,烟岚晚则描绘出傍晚时分的朦胧景色;皂盖比喻官职,鬓发秋则是指岁月的流逝,两鬓斑白。

“欻见崩松万壑底,遂闻埋玉九原头”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隐喻潘端州的离世。崩松象征生命的终结,九原头则指代墓地,埋玉则暗示了潘端州的去世。这两句充满了悲凉与哀痛的情感。

最后,“不能执引远郊去,薤露蒿里令人愁”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前往远郊为潘端州送行的遗憾,以及对潘端州去世的深深哀愁。薤露蒿里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的两个概念,分别指代墓地和草木丛生之地,常用来形容墓地的荒凉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潘端州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200)

洪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刘六咸临

碧梧翠竹闻家子,琼树瑶林物外人。

千古文章随逝水,一生气义属飘尘。

匡生左里人何在,南浦东湖迹已陈。

想见九原托体处,白杨荒草不能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怀黄太史

诗家今独步,舅氏大名稀。

屈宋堪奴仆,曹刘在指挥。

禅心元诣绝,世事更忘机。

最喜熊儿去,遥怜雁羽飞。

九秋悲偃月,万里寄摩围。

昭代新周典,明年归未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题刘真君祠

冠挂谢埃雾,云乘上杳冥。

棠阴空五马,榆彩杂繁星。

圜叶馀神界,华林隐翠屏。

锦帏渺经纬,宝舄绝仪形。

旧井金丹閟,层坛玉露零。

千秋想灵气,何许仰天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题藏春谷壁

林外鸟声欢,江南尚小寒。

回头又春色,早晚谷中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