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隐密全真处,浑崙未剖时。
从来只与么,不用讨瑕疵。
这首诗名为《璞翁》,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诗人以"璞"(未经雕琢的玉石)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浑然天成的人生境界。"隐密全真处"暗示了内在的真实和纯粹,不求外在的显露或赞誉;"浑崙未剖时"进一步强调这种未被雕琢的状态,如同未经琢磨的玉璞,浑然一体。"从来只与么","么"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最纯粹、最本质的状态,诗人说他一直以来都保持这种状态,无需去寻找或改正任何瑕疵。
整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璞石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禅修哲学,即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自然,不执着于外在的评价和完美。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眼光,直指本心的智慧体验。
不详
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
须知发刬殿前草,不碍萱开堂北花。
万法从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
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
我有一方田,于中息万缘。
生涯虽寂尔,日用不徒然。
知足长年乐,无求在处禅。
西邻知此意,松竹销寒烟。
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
佛国无边皆自己,台山大会付何人。
苾刍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红叶叶新。
外祖深恩只者是,一庵和气暖于春。
一月相抛不出门,几经花县几烟村。
桑麻影里炊香早,松竹阴中笑语温。
幽磬朝离迎白日,疏钟晚泊送黄昏。
捲旗收阵归来也,谁是知恩与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