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庙谋宏远人难测,公主生还帝感深。
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历史场景,通过对庙谋宏远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重大事件的预测和理解是有局限性的。而“公主生还帝感深”则表达了皇帝对于女儿平安归来的深切关怀。接下来的两句“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传递了一种对未来和平的期望,以及面对临时的小事不应过于紧张的生活态度。
诗中使用了较为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表现力。同时,诗人也展现了自己对于天下太平的一种美好愿望,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的平和心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稳定与和平的渴望。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白丝翎羽丹砂顶,晓度秋烟出翠微。
来向孤松枝上立,见人吟苦却高飞。
争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
霜满中庭月在林,塞鸿频过又更深。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万壑千岩景象开,登临未足又须回。
凭师莫断松间路,秋月圆时弟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