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所作的《送陈唐卿尉繁昌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唐卿即将赴任繁昌县尉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一贫那可忍,子亦老夫如”,开篇即点明了对友人陈唐卿的同情与理解,无论贫穷与否,岁月无情,人都会老去,这种生活状态是难以忍受的。这里既有对陈唐卿个人命运的关切,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晚岁难忘禄,生平误信书”,进一步揭示了对官场的复杂情感。在晚年,陈唐卿仍然难以忘怀官职带来的利益(禄),这或许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同时,诗人也指出,陈唐卿可能在过去过于相信书本知识,忽略了实际生活中的诸多变数和挑战。
颈联“相逢搔首处,共是折腰初”,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两人初次相遇时的情景,那时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功名而努力,如今再次相逢,却已是各自为官,不得不低头折腰于权力之下。这一细节不仅加深了对友情的描绘,也反映了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状态。
尾联“莫作高常侍,狂歌忆孟诸”则是对陈唐卿的劝诫与期待。诗人希望陈唐卿不要像高常侍那样沉溺于官场的权势之中,而应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独立,即使在官场上忙碌,也不要忘记内心的声音,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如同怀念孟诸一般,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官场智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