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曳杖遵南国,言寻白社期。
龙应沉法水,鸟已集禅枝。
移席临溪阁,行厨荐露葵。
远公偏许饮,欲去漫攒眉。
这首明代佘翔的诗《夏日仝柯大启林晋伯郑若东柯尔珍避暑觉上人兰若》描绘了夏日时分,诗人携杖漫步于南方的景色,期待与友人相聚于白社(可能指一处清幽之地)。他想象着龙潜入静谧的法水,鸟儿栖息在禅意的树枝,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禅意氛围。
诗人移步至溪边阁楼,享用简单而清新的野菜——露葵,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最后,提及远公(可能是一位高僧)对饮的邀请,但诗人似乎有些犹豫,微蹙眉头,暗示了他对即将离开的微妙心境。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夏日避暑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友情与隐逸生活的思考。
不详
端拱劳清问,谁当万里城。
戎威骄假道,汉将大徵兵。
抗疏多新进,运筹属老成。
禁中频拊髀,颇牧昔时名。
迢递千山道,疏林落日低。
传书悲塞雁,伏枕听莎鸡。
双鬓凋风雨,孤城厌鼓鼙。
东闽何处是,人在楚云西。
西风摇落候,客自滞江城。
鸿雁三秋泪,蒹葭一水情。
醒逢渔父问,侠藉酒人名。
多病销皮骨,熊经学养生。
朔气拥江门,离心那可论。
数声寒度雁,双泪暗啼猿。
访古严滩下,探奇禹穴存。
薇垣知国士,去矣漫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