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流水高山一曲琴,松涛竹籁和清音。
都从静里参谐趣,谁识仙翁太古心。
这首诗以“题画二十四首(其十三)”为背景,由清代诗人沈梧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的意境,通过“流水高山一曲琴,松涛竹籁和清音”这两句,将自然界的音乐与艺术的琴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接下来,“都从静里参谐趣,谁识仙翁太古心”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不详
夕照峰峦三面紫,雨余草木十分青。
山窗睡起检书案,不是茶经即酒经。
壁立崖颠谁共攀,林泉幽僻隔尘寰。
行云流水缘何事,笑看青山似我闲。
清风明月眼前春,老树空亭自在身。
结隐欲寻山水友,世间那得识斯人。
对水看山惜别情,柔风缓浪客帆轻。
江南一路春光好,吩咐舟人次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