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原同知姜文博二首(其二)

璧雍襟佩玉京尘,徒步从游独我亲。

红烛飐风诗草定,紫毫飞雨墨花新。

梵王宫里松阴夜,郭隗台前草色春。

翘首东吴望西晋,六千里外各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寄太原同知姜文博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姜文博相聚的情景,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璧雍襟佩玉京尘”,以“璧雍”象征高洁之士,以“玉京尘”比喻繁华都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繁华都市中相遇的场景,同时暗含对友人高雅品格的赞美。

“徒步从游独我亲”一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徒步同行,更显友情深厚。

“红烛飐风诗草定,紫毫飞雨墨花新”描绘了聚会时的温馨画面,红烛摇曳,紫毫笔在雨中挥洒出新的墨花,诗草已定,充满了创作的氛围和喜悦。

“梵王宫里松阴夜,郭隗台前草色春”则将场景转换至夜晚的梵王宫和春天的郭隗台,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意境,寓意着友情的长久和美好。

最后,“翘首东吴望西晋,六千里外各伤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六千里,但心却紧紧相连,共同怀念着彼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城西夜别吴宪副仲玉

少小相随雁接行,分飞云路两茫茫。

十年君作乘骢客,一第吾惭司马郎。

白简冰霜心独赤,青衫尘土鬓先苍。

今宵又是城西别,秉烛相看似梦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游山韵

草玄亭下老杨雄,此日登高兴不穷。

渺渺帆樯孤鸟外,离离城郭淡烟中。

六朝人物嗟何在,二陆文章亦是空。

独有断碑传姓氏,剜苔漫读两三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得玉山蒋仲学书

故人书自玉山来,细认缄题手自开。

怪问道途淹岁月,惊看笔札出风埃。

陆云自是三吴俊,百里原非庞统才。

后会未知何处是,再三展读几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陈仲智太守

遥闻五马出行春,麦陇桑阴动浃旬。

泮水紫芹云霭霭,圜扉碧草雨津津。

轻舟健马迎新使,美酒清诗会故人。

黄霸年来将入相,京华卜第欲为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