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贫困生活的诗篇,通过对比春日里的自然美景与个人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开篇两句即点明主题,春天虽然美好,但对于贫困的人家来说,这份美好却与自己无缘。"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这两句通过对家门前后空旷的景象和邻里间凋零的花朵,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萧瑟与孤寂。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的艰难,"奴"这里指的是佣工,即雇工,表明诗人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而"妻愁出赁车"则透露出家庭经济的窘迫,连家中用具都需要借贷。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外出工作的艰辛之旅,道路崎岖不平,加上脚步沉重,彷彿无法前行,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生活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与个人的困顿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不可得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哀愁。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
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
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方镇家。
通犀排带胯,瑞鹘勘袍花。
飞絮冲毬马,垂杨拂妓车。
戎装拜春设,左握宝刀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刺史家。
阴繁棠布叶,岐秀麦分花。
五疋鸣珂马,双轮画轼车。
和风引行乐,叶叶隼旟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学士家。
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蜡炬开明火,银台赐物车。
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