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塞下曲九首(其四)

十五去防秋,于今已白头。

一身犹是卒,诸将久封侯。

部伍嫌羸病,亲知识壮游。

寒灯孤戍里,挥泪看吴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唐塞下曲九首(其四)》描绘了一位老去的士兵的内心世界。首句“十五去防秋”,点出他在年轻时就投身边疆防御,岁月流转,如今已届白头。接下来的“一身犹是卒,诸将久封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自身仍为普通士卒,而昔日同僚却已封侯晋爵的感慨。

诗中“部伍嫌羸病,亲知识壮游”揭示了他对身体衰弱和战友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曾经一同战斗、如今只能在寒夜孤戍中回忆往事的孤独。最后以“寒灯孤戍里,挥泪看吴钩”作结,通过描绘在昏黄灯火下凝视兵器的场景,传达出他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战争无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边关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五)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拟唐塞下曲九首(其六)

犬戎窥近塞,羽檄发精兵。

不识沙场苦,焉知性命轻。

饥鹰投古垒,疲卒卧空营。

日暮辕门里,愁听鼓角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七)

塞马啸悲风,旌旗惨澹中。

卫青持左钺,李广在前锋。

壮士俱亡命,朝廷重论功。

将军承宠诏,天子锡新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拟唐塞下曲九首(其八)

秋霜剑在腰,曾事霍嫖姚。

诸将威无敌,全军气不骄。

弓鸣惊过雁,炮响走栖貂。

敢惮穷边苦,天家雨露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