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四)

蓬蒿老仲蔚,卜亦卖成都。

独钓丝千尺,分耕云半区。

乐饥水有泌,行乞市非吴。

但是栖依者,相将莫问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充满了淡泊与宁静之美。诗人以“蓬蒿老仲蔚”开篇,借用了汉代隐士仲蔚的故事,暗示了主人公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接着,“卜亦卖成都”一句,可能是指在选择居住地时的审慎与随性,体现了对生活地点的自由选择和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

“独钓丝千尺,分耕云半区”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们的生活方式——独自垂钓于千尺之深的湖畔,或是与云相伴,在半山腰耕种。这种生活既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又充满了自然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乐饥水有泌,行乞市非吴”则进一步阐述了隐士们的生活哲学。他们以自然界的水为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不需要依赖外界的物质供给。同时,这种生活也意味着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社会规范,甚至可能采取一些非主流的方式获取生活所需,如“行乞”,但这并非出于贫困或无奈,而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最后,“但是栖依者,相将莫问途”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隐士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赞美。他强调的是,只要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无论何种生活方式都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这不仅是对个体自由选择的肯定,也是对精神独立和内心平和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五)

朋来閒话旧,感叹到斜曛。

联袂招新月,分途送暮云。

梅寒摇梦影,笔冻冷花纹。

兴倦登楼矣,依刘今未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感怀(其六)

往事平生恨,株牵且俟河。

触藩谁遣触,磨蝎命先磨。

海屿薇原少,天南雁不过。

支扉当夜静,霜月影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感怀(其七)

南来积岁月,又看荔将花。

志欲希前辈,时方重北衙。

隐心随倦羽,寒梦绕归槎。

忽竟疑仙去,新尝蒙顶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感怀(其八)

忽尔冬将半,居诸不肯停。

新诗萦雪梦,愁思入寒扃。

同调孚声气,时贤重典型。

敝庐依大武,遥接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