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来赞美两位僧侣(禅人与化主)的画像。"痴坐颓然,山空壑乾",描绘他们静坐的姿态,仿佛连周围的山水都为之静寂,显得超脱尘世。"离微出入,偏正往还",暗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深邃莫测,既有出世的淡泊,又有入世的智慧。
"千年琥珀之松兮鹤巢梦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鲸?波寒",运用象征手法,将他们比作千年古松和深夜珊瑚月,寓意他们的修行岁月漫长,心境如冰清玉洁。"全功及尽,借路何难",表达了对他们修行成就的敬仰,认为他们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的道路。
最后两句"转步而回丛林也津津和气,放口而说河汉也浩浩翻澜",进一步赞美他们的言谈举止,即使谈论佛法,也能如同江海般滔滔不绝,充满智慧。"道逢作者,谁敢相谩",表达对他们的尊敬,无人敢于轻视或质疑他们的见解。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赞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禅师们的内在修为和外在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