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篇示儿子自悦

我行东山下,碎石盈交衢。

牛羊互践履,杂沓埋沮洳。

鞠躬暗物色,小大罗之裾。

归来细磨刮,乍觉光气殊。

汲水畜盆盎,融融照四隅。

畴意尘垢里,一一拟璠玙。

锐者若耸翠,髡者如含珠。

凸者兀而立,凹者俯以趋。

有如洲之畔,采采联名姝。

有如海之岛,翩翩扬仙襦。或红于玛瑙,或白于?璖。

碧若出新柳,春草谢不如。

青若抽嫩竹,雨过空天余。

五色纷炫耀,一脉延清虚。

不下米颠拜,足光刺史舆。

物苟抱真宰,宁患长沦胥。

显晦有时令,遇合终不诬。

卞和三献璞,季子十上书。

一旦蒙拂拭,光采凌通都。

寄言伏处者,慎勿伤岁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邵大业的《碎石篇示儿子自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诗人在东山脚下行走,看到碎石铺满道路,牛羊践踏其上,形成一片杂乱而生机勃勃的画面。他弯腰观察这些碎石,发现它们形状各异,犹如罗列在衣襟之间,经过仔细打磨后,展现出独特的光泽。诗人将石头比作宝石,形容其色彩斑斓,有的如翠绿挺拔,有的如珍珠内敛,有的凸起独立,有的凹陷如海岛上仙女的轻纱。这些石头的色彩丰富,从红如玛瑙到绿如新柳,甚至青翠如雨后竹林,五彩斑斓,充满活力。

诗人借此寓意世间万物皆有其内在价值,只要得到恰当的发现和欣赏,就能焕发出光彩。他鼓励那些隐居之人,不必过于忧虑时光流逝,因为时机和际遇总会显现其真实价值,就像卞和献玉、季子投书一样,一旦被发掘,其光芒足以超越通都大邑。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

邵大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江行即事时赴大竹任

短棹春江破晓烟,探奇此日似登仙。

溪头云断千重岭,谷口兆留一线天。

赵子图书行处有,米家烟雨望中传。

从今揽胜三巴去,细酌松醪展杜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山行

古木苍藤觅径微,行行晓露未全晞。

无端山棘攒眉刺,不断秋云扑面飞。

旅雁一声惊远宦,浴鸥何处避征衣。

莫嫌蜀道难如此,爱看西成秫稻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黄州

丝丝杨柳带行旌,晓雾濛濛暗去程。

一岁岂能留惠政,双凫从此别江城。

恐羞胜地题诗少,剩有扁舟载鹤轻。

最是疮痍春未起,相关不独别离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画

泼墨似云林,秋意森满幅。

石气翻空青,古树寒如束。

樵径寂无人,西风下丛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