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专三城。

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形式: 古风

翻译

赵侯英姿焕发,鼻梁高挺如孙权,不到五十就执掌三座城池。
秋天千里,豪情不减,目光犀利如秋日老鹰。
何必须发飞扬,面对众多官吏,棠荫之下,白天静得像清水。
每年州民食粗粮,孩童踏歌,冻土中百姓也感喜悦。
去年冬天寒冷,直到春天才见梅花绽放,使君一笑,花儿仿佛为他而开。
夜晚狂风卷起一尺厚的雪,预示今年丰收,希望归来。
使者的光芒西移,白鹭和青原也无法遮挡。
他将随着圣旨回归,手握兰花,荣归故里,位列紫禁之班。

注释

赵侯:指赵姓官员。
迈往:英姿焕发。
隆准:高鼻梁。
未年:不到。
专:执掌。
三城:三座城池。
秋豪:秋天的豪情。
洞照:犀利的目光。
奋髯:须发飞扬。
百吏:众多官吏。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
清如水:安静如水。
贱米:粗粮。
侲子:孩童。
黎喜:百姓的喜悦。
梅:梅花。
使君:官员。
一笑:微笑。
平地:地面。
丰年:丰收。
回:回归。
使星:使者之星。
遮不住:无法阻挡。
丹诏:圣旨。
握兰:回归故里。
紫橐:紫禁之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操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被贬官员的同情和赞赏。诗中“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赵侯的英勇和坚定;而“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则展示了他不屑与庸官为伍,保持着超然物外的高洁品格。

诗人通过“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两句,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反衬出赵侯的善政。接着,“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则借用梅花喻指官员的清白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赵侯品格的赞美。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两句,既描绘了冬天的雪景,也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吉祥。最后,“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表达了诗人对赵侯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鉴赏,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清廉官员的崇尚和赞誉。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赵判官端国趁班改秩

金陵一见恍如梦,君为过客侬相送。

庐陵再见春欲残,君来入幕侬挂冠。

是时猛虎初出境,赤子凛如兵在颈。

帝选良牧苏疲民,前赵后丁廉且仁。

更得君作幕下宾,四年千里日日春。

与君相逢又相别,人生聚散如霜叶。

桂林一枝三十年,诸公交章荐遗贤。

去揖侍郎趁立班,端能别我南溪边。

为我一醉春风前,看君抟风上九天。

形式: 古风

送赵英仲司户

绍兴人物赵户部,身作长城护瓜步。

佛狸送死缘有人,猿臂不侯得非数。

只今曾孙户掾公,吏能官政有祖风。

南山可摇判难夺,东海不冤阴有功。

吾州上了本曹印,谒帝明光当得觐。

秋风正紧送抟扶,九万程涂人莫问。

形式: 古风

送项圣与诣太常

卢溪书院一番新,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

鲁秉周礼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鹄袍诣阙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形式: 古风

送聂士友通判上印入朝

君家枢相扶天极,气凌霜雪忠贯日。

史家有笔叹无人,今有此人无此笔。

君侯名家千里驹,拱璧盈尺径寸珠。

合登清庙荐六瑚,合参豹尾随属车。

胡为小缓云间翮,朅来螺浦分风月。

开轩不与俗客谈,明月清风入牙颊。

只今上印去朝天,春风玉笋催缀班。

相门有相君勉旃,凌烟再写进贤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