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练统制程公全哀挽(其二)

举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

一抔埋宝剑,三锡负彤弓。

谁念辕门士,哀歌彻昊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当全族南迁之时,依靠的是元帅的领导。
家族谱系流传到江南,家风声望却比不上洛阳。
一把珍贵的宝剑被埋入土中,三次赐予的红色弓箭未能施展。
又有谁会怀念边关的士兵,他们的哀歌直上苍穹。

注释

举宗:全族。
南渡:向南迁移。
元戎:元帅。
谱系:家族世系。
江左:江南地区。
洛中:洛阳。
抔:捧起。
宝剑:珍贵的剑。
三锡:多次赏赐。
彤弓:红色的弓。
辕门士:边关士兵。
哀歌:悲凉的歌声。
昊穹:天空,苍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程旸为哀悼其族人程公全所作,表达了对南渡时期家族重臣的敬仰与哀思。首句“举宗南渡日”描绘了家族在战乱中南迁的历史背景,显示出艰难的生存环境。次句“相恃得元戎”则赞美程公全作为家族的重要支柱,如同军队中的核心将领。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两句,通过比较家族谱系的源远流长和声誉,暗示程公全在家族中的显赫地位,同时以洛阳世家自谦,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家族荣誉感。

“一抔埋宝剑,三锡负彤弓”进一步刻画程公全的英勇形象,他或许曾手握宝剑,身披彤弓,为家族和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谁念辕门士,哀歌彻昊穹”则转而表达出对这位英雄无人理解、身后哀歌回荡天际的悲凉,透露出深深的哀悼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家族英雄的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收录诗词(2)

程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团练统制程公全哀挽(其一)

江迹留空垒,牙枭谶异徵。

报君忠贯日,吞虏气填膺。

死战悲杨业,生降唾李陵。

哀荣褒典厚,主上已中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西江月

阶下宝鞍罗帕,门前绛蜡纱笼。留连佳客怅匆匆。

赖有新团小凤。琼碎黄金碾里,乳浮紫玉瓯中。

归来袭袭袖生风。齿颊馀甘入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云岩

石门一望路迢迢,五老峰高耸碧霄。

泉挂珠帘当洞口,烟拖练带束山腰。

香炉捧出仙人掌,辇辂行过织女桥。

午夜月明天似水,鹤归松顶听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金焦二山

扬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

深根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

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

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排空杰阁揖沧海,海山乱点浮纤埃。

龙潭别耸石峰巧,时立野鹤慵毰毸。

堂头回首指遗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诗尚在,唱酬风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缥缈又入云涛堆。

焦山一望祇十里,舟师驾橹如奔雷。

行行滉荡呼吸顷,系缆荦确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态随步出,胜处往往多楼台。

洪崖路转寻瘗鹤,几年浪打风雨摧。

遗铭破碎石剥落,摩挲细读心眸开。

同行韵远兴未尽,飞仙亭上倾樽罍。

酒酣我为发奇绝,底须方外求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