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顾璘的《吊宋刺史柳仲涂书院废址》描绘了一位古代贤者柳仲涂在恒山隐居修行,致力于教育乡里的场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书院遗迹已沦为废墟,原先的建筑被居民砍伐树木,野火烧毁。诗人感叹柳氏的功绩未能得到后人的传承,表达了对当今人们忽视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忧虑。
诗人初闻柳仲涂的事迹心生敬仰,实地探访后更是深感惋惜。他目睹亭台楼阁的遗迹,想象当初的精心规划与建设,心中充满遗憾。林涧的幽愤和曲水空置的渠道,象征着文化的衰落。诗人发誓要整治这片荒芜,但自知力量有限。最后,他勉励一同来访的朋友,不要让柳氏的初衷和理想化为乌有。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变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唤,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