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梦桂的作品,名为《观禽鸟哺雏有感赋诗三首示诸子侄(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之作。
开篇“考叔分羹我独无,不如鸣鹤自相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不满与无奈,他没有得到像他人的那种幸运或是物质上的分配,只能看到其他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
接着,“世途跋涉牛先喘,仕路驰驱马已瘏。”则描绘了诗人对于社会和官场竞争的感受。诗中的“世途”指的是人生的道路,“仕路”则是指朝堂之路,即为官之路。在这两条道路上,都充满了艰难和挑战,连牛马这样的役畜都因为过度劳累而喘息不已。
“弗逮子舆三釜养,空馀颜氏一箪癯。”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只能是暂时的享受。三釜之养指的是有限的生活资助,而颜氏一箪癯则是比喻短暂且不足的财富。
“蓼莪诗废遗躯在,愧死林中孝义乌。”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才不被世人所知,甚至到了生命结束时也未能获得认可的悲哀。蓼莪即是荒废、无用的意思,而“愧死林中孝义乌”则是说到自己如果死去,也只能在荒野之中留下一些关于孝道和正义的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生物的和谐相处与人世间的艰难竞争,以及个人才华未被发现的悲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