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仿倪云林笔意卷

仄径曲缘流,秋云湿苍树。

萧然山水间,独许幽人步。

石泉坠潨潨,尽向平湖泻。

踞石弄丝竿,不为游鱼把。

倦立青松下,松根亦堪枕。

对此忘蹄筌,谁辨倪与沈。

我是庙堂人,每爱山水趣。

板桥俯碧溪,待我支筇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沿着流水延伸,秋云轻拂,苍翠的树木仿佛被湿润的云雾所浸润,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在这样的山水之间,诗人独自漫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接着,诗中描绘了山间的石泉,泉水潺潺,最终汇聚成一片平静的湖泊。诗人选择了一块石头坐下,手中持着钓鱼竿,却无意于捕捉游鱼,而是沉浸在这份自然的宁静之中。他站立在青松之下,松根甚至可以作为枕头使用,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放松。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山水之美的深深喜爱,即使身处庙堂之高,也常常向往这样的自然乐趣。他想象着自己走过铺满青苔的木桥,俯瞰碧绿的溪水,等待着用竹杖支撑着自己的步伐,继续在这片山水之间探索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雨

响送秋声夜雨长,朝来添得几分凉。

廉纤乍润蔬畦绿,淅沥频霏菊蕊黄。

暗锁远岚疑是雾,寒侵晚圃却非霜。

凭阑眺望增吟兴,一幅颠翁画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倪瓒狮子林图

借问狮子林,应在无何有。

西天与震旦,不异反覆手。

倪子具善根,宿习摩竭受。

苍苍图树石,了了离尘垢。

声彻大千界,如是狮子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九日

菊蕊舒黄枫叶红,重阳还与去年同。

却惊时序驰驹隙,漫惜芳菲逝水东。

落帽输他誇俊逸,宵衣惟我积忧忡。

朝来纵不登高望,万户饥寒在眼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文嘉南村草堂图

面水澄泓背碧山,几楹蜗舍绿杨环。

箔头摘茧开帘晒,町畔看秧杖策还。

太古林泉惟静静,长年鸡犬自閒閒。

应知尘世无堪比,只在桃源莲社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