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田碧山吟社图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邵柄吉所作,名为《沈石田碧山吟社图》。诗中描绘了碧山上的“十老堂”,月色皎洁,松风悠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松风吹人换今昔”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归何乡”一句,引出了对“图尚在”的思考,图中的人物虽已离去,但其形象依然栩栩如生,仿佛能与观者对话。诗人接着描绘了“堂前花落随涧流”的自然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两句,将碧山的永恒与吟社的变迁对比,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思考。诗人提到“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赞扬了那些为了传承文化而努力的人们。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则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迁,以及文人雅士在不同生活阶段的风采。诗人特别提到了“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强调了图中仅描绘了前十位先贤,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因时间的沉淀而更加显得庄重与深邃。

最后,“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表明了人们对这幅图的珍视,即使它曾被割去,但最终又得以恢复,并且被精心保存。诗人感慨于“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表达了对自然规律与文化遗产恒久不变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文化、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思,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3)

邵柄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门

险绝援萝上,全身是绿阴。

俯看群岫小,不觉夕阳沉。

花草有奇色,风泉多远音。

先人祠宇在,欲叩暮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九峰庵访邹编修锡麓

契阔书犹数,相逢意字深。

不须谈往事,且复展幽襟。

花气暖浮屋,泉声清满林。

浊醪为我贳,拼得卧苔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喜遇黄仲则

弱冠抱雄才,如君近无两。

幸兹一夕会,慰我数年想。

喝月斗酒空,弹琴众山响。

何事能称闻,不羁乃吾党。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忆梅泾

莫恨寻芳步屧迟,清溪重忆十年时。

半床明月梅花梦,一院春风柳絮词。

药灶有童勤守护,酒杯无病骨抛离。

如今断角残钟夜,两地寒暄两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