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一)

禁林元老忽西归,众谓西州此事奇。

矰缴漫劳鸿去后,桑田未变鹤来时。

一乡金帛皆沾惠,千载松楸得奉祠。

预想年前至京国,子孙持酒献春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一)》中的一节,通过哀悼一位“禁林元老”的离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

首句“禁林元老忽西归”,以“禁林”代指朝廷或官府,点明了逝者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身份。“忽西归”则暗示了逝者离世之突然,表达了出人意料的震惊与哀痛之情。

“众谓西州此事奇”一句,转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了这一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逝者的离世感到的意外与震惊。

接下来,“矰缴漫劳鸿去后,桑田未变鹤来时”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鸿”(大雁),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同时,又以“鹤”(象征长寿与吉祥)的到来,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给人们带来了安慰与希望。

“一乡金帛皆沾惠,千载松楸得奉祠”两句,则高度赞扬了逝者生前的德行与贡献,不仅在生前为乡里带来了财富与福祉,死后也得到了后人的纪念与祭祀,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与崇高的地位。

最后,“预想年前至京国,子孙持酒献春祺”一句,展望了逝者去世后的场景,预示着子孙后代将会在新的一年里,带着敬意与祝福,向逝者表达怀念之情,进一步强化了逝者在后人心中的地位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与对其生前贡献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贤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二)

春深归到锦江头,笑傲光阴已晚秋。

内相贵名虽烜赫,山翁行李甚优游。

诗中气格超摩诘,方外情怀类子休。

南下有期风月爽,乡人从此望仙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三)

法从深严宠禄荣,清标素节两难并。

有心报国虽谋国,无意求名又得名。

道服岂烦垂宝带,安居何用饰华缨。

秋风一夜乔林减,惟见松篁不变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昨日

昨日文书插羽毛,征夫连日整弓刀。

云如野色随时惨,风作边声特地号。

八阵威灵今可托,六州形势古称高。

西南久不闻金鼓,莫遣人人著战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又赋二首(其一)

千里征蛮向不毛,坐筹先胜自三刀。

井中蛙力狂虽跃,弓下猿声怯便号。

草白见城羌蝶浅,月明闻角汉天高。

将军几日当雄捷,速把功书上赭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