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掾李伯鲁北上

忆昔君家先柱史,肮脏不与世低昂。

春秋千古寸心赤,风雪十年霜鬓苍。

丹穴之雏有文章,早陪时髦歘高翔。

东行吴会西江湘,鹭车所历飞秋霜。

崎岖五岭求盗使,何能慁君此彷徨。

英英大阃殿南服,淮海襟带环其疆。

幕中芙蓉白日静,笔下玉蕊春风香。

三年笑谈此日别,别意已觉随飞樯。

莺啼冥冥江树绿,雁去漠漠河流黄。

天街析木霄汉上,列宿清润垂光芒。

君家世德理必复,君今升矣我所望。

人生变化安可量,人生变化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为送别友人李伯鲁北上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忆昔君家先柱史,肮脏不与世低昂”赞扬了李伯鲁家族的荣耀历史和个人的高尚品格,不随波逐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李伯鲁的才华横溢和经历的风雨,展现了他杰出的才能和坚韧的品格。

“丹穴之雏有文章,早陪时髦歘高翔”赞美了他的才情出众,如同凤凰般展翅高飞。“东行吴会西江湘,鹭车所历飞秋霜”则描绘了他的足迹遍布各地,经历丰富。在叙述中,诗人表达了对李伯鲁仕途的期待和祝福。

“英英大阃殿南服,淮海襟带环其疆”象征着他在朝廷的重要地位,以及广阔的责任区域。接着,诗人描述了与李伯鲁共事的美好时光,笔墨间流露出深厚的情谊。

尾联“人生变化安可量,人生变化安可量”以反复强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李伯鲁未来仕途顺利、前程似锦的深深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张以宁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安可久山水之间

安子可久何清修,读书淮海之东头。

淮山娟娟桂枝碧,淮水苍苍瓜蔓流。

云开翡翠耀初日,月出玻璃涵素秋。

作亭名以山水间,浩荡逸兴生沧洲。

松巅有时见放鹤,苇畔亦或听拿舟。

一翁二季乐复乐,万事区区何所求。

我闻伯牙去已久,人间琴意常悠悠。

安子安子尔家古瀛洲,列仙冠盖此中游。

山连归墟北斗近,水到碣石青天浮。

侧聆海上有灵槎,子能乘之问牵牛。

我家溪上更清绝,瑶草长尽何淹留。

亦欲翛然税凡鞅,相从羽人戏丹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双峰禄天泉上人所藏南岳笑印蒲萄幛

南岳之僧今玄奘,西游惯见龙珠帐。

满襟萧爽金天秋,醉洒双峰雪色幛。

双峰上人昼诵经,阶前雨花深一丈。

老髯合遝献夜光,贝阙苍苍月东上。

我尝酷爱温日观,今见此画尤豪宕。

古藤千年蛟始蜕,霜骨脱落转崛强。

柔枝百尺凤下翔,翠蕤婀娜森相向。

新须旧叶更可怜,蝉翼蝇头纷万状。

下有漪兰杂奇石,意态翛然甚幽旷。

忆昔吾家汉博望,万里乘槎凌浩荡。

今朝展幛寒色来,眼底玉关冰雪壮。

亦欲因之歌远游,大呼千斛凉州酿。

形式: 古风

题高元德三山图

我别三神海上之群仙,海水清浅三千年。

狂吟醉倒不归去,碧桃飘雪春风前。

使君此画非人间,令我把玩心茫然。

六鳌赑屃戴坤轴,鼎立其下根株连。

曾峰俯视扶桑日,老树远入苍梧烟。

崩崖鬼斧怒斸断,白虹喷薄飞奔泉。

绿阴沙际行人立,渔舟天末来翩翩。

石桥苍藓滑去马,似听流水声潺湲。

云深路绝乔木合,忽入小有仇池天。

楼台明灭翠远近,红雾蓊郁蛟龙缠。

我疑金银宫阙此景是,中有陈抟犹醉眠。

欲呼白鹤跨之去,平生未了名山缘。

明当拂衣卧松石,石室共读青苔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吴子和山水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

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

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

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

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

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

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

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

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

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

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

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