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世英(其三)

短褐登门每自惭,仅同太史滞周南。

沈迷晚学三无漏,懒慢长疑七不堪。

平日漫悬高士榻,此行应共德公谈。

他年解组归来日,尚许南荣见老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送朱世英(其三)》。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朱世英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首联“短褐登门每自惭,仅同太史滞周南”,诗人穿着朴素的短褐衣裳,每次来访都感到羞愧,仿佛自己只是滞留在周南的太史,暗示了诗人对自身身份或地位的谦逊态度。

颔联“沈迷晚学三无漏,懒慢长疑七不堪”,表达了诗人晚年沉迷于学问,但自认仍有不足之处,同时流露出对自身懒散的自我反省。

颈联“平日漫悬高士榻,此行应共德公谈”,提到平时虽有高士之榻,却未能常有高人雅士共谈,而这次友人来访,诗人期待能与之深入交流。

尾联“他年解组归来日,尚许南荣见老聃”则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在将来卸下官职归隐之时,还能有机会与古代圣贤如老聃相见,表达了一种对智慧和道德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及未来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怀吴迪吉

朔风吹鬓幅巾斜,饭了呼童碾露芽。

竹影萧萧围我舍,溪流渺渺对君家。

古心莫为世情改,老眼聊凭文字遮。

安得一蓑烟雨里,小船载酒卧芦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汪叔野水芝法酝

屏居不到日边久,安得黄封印赤泥。

折遍溪堂红菡萏,酿成湘酎碧玻璃。

洞庭春色名应减,道院丹泉价益低。

聊挹小樽供寿母,烦君自注玉东西。

形式: 七言律诗

用汪信民韵送叔野迎妇山阳

凉月凄风透客衣,离亭无奈角声悲。

解围未设王家障,举案先齐孟氏眉。

青眼难兄嗟久别,白头寿母梦相思。

胸中若有功名念,莫待钟鸣漏尽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与高彦应司理游南湖

飞花眯目乱纷纷,细草裙腰绿映门。

山色入帘清可挹,湖光照座冷无痕。

揄扬春色烦诗句,排遣愁情赖酒樽。

预想明年君去后,沙寒竹净野烟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