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其一)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

山中古仙伯,翱翔白云间。

城市多嚣尘,山林幽且闲。

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

清斋诵道德,焚香降神仙。

俯仰皆自得,洗心游泰玄。

税驾往从之,规买山下田。

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

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

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图景,诗人通过白云、仙伯、山林、松竹、泉水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世界。诗中的“古仙伯”形象,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人格。诗人向往这样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切追求。

“城市多嚣尘,山林幽且闲”,对比城市的喧嚣与山林的宁静,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生动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环境,松竹的挺拔与泉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清斋诵道德,焚香降神仙”,表现了诗人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俯仰皆自得,洗心游泰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税驾往从之,规买山下田”,流露出诗人想要融入这种生活的渴望。“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以种植药物和桃树为乐,象征着诗人追求长寿与美好的愿望。“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间事务的淡然态度。“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预示着诗人最终将与仙人一同遁入仙境,实现了心灵的彻底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世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道家哲学思想的韵味。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其二)

琼山发天秀,珠泉表地灵。

柔荑吐丹葩,乔林标绛英。

酌醴吸冲和,汲涧漱甘清。

石门开洞府,木龙走岩扃。

清飙一时至,四座浮幽馨。

阆风何必远,世尘空自冥。

从游当有期,淹留讵无成。

左手撷紫芝,右手采黄菁。

振衣陟崇冈,遐观散神情。

长啸烟雾里,满空鸾鹤声。

形式: 古风

杨坚州治水歌

秋水至兮大河溢。金堤决兮流漂疾。

田畴泊兮为民忧。鱼鳖肆兮地上游。

谁能治水兮徵阳侯。具畚锸兮万人聚。

势悍急兮不可以禦。问河伯兮何所怒。

岁不登兮民且寠。侯精诚兮感神明。

赤蛇蜿蜒兮昭瘚灵。奠桂酒兮荐芳馨。

神攸歆兮堤防成。水复故道兮民载宁。

天子圣兮地道平。万岁千秋兮扬颂声。

形式: 古风

兵部听事前枯柏

庭前枯柏生意尽,枝叶乾焦根本病。

黄风白日吹沙尘,鼓动哀音乱人听。

嗟哉尔有岁寒姿,受命於地独也正。

雨露虽濡心自苦,凤鸟不来谁与盛。

岂无松槚在山阿,只有蓬蒿没人胫。

我生愧乏梁栋才,浪逐时贤缪从政。

清晨骑马到官舍,长日苦饥食还并。

簿书幸简不得休,坐对枯槎引孤兴。

人生何为贵适意,树木托根防失性。

几时归去卧云林,万壑松风韵笙磬。

形式: 古风

题二乔图

长江东来水滔滔,谁谓江广不容刀。

中有乔家女儿泪,何意师昏随二豪。

龙虎方争欲相啖,鸾鸟铩翮将安逃。

不见当时老诸葛,独聘丑妇何其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