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银台实夫

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

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

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

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

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

诸老巳偕至,樽俎罗酒食。

解衣各就坐,虚礼厌繁饰。

候吏戒远去,各令息足力。

掀帘觌遐景,迢递讵堪测。

三山接江渚,连江亘如翊。

云深忽复断,万象筵几逼。

须臾出画图,一似曾剪拭。

漠漠水田白,隐隐露沟洫。

谁当擘泰华,高下平崄仄。

斜日坠林杪,飞鸟敛归翼。

兹游涤烦暑,凉思满胸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银台实夫在翠微寺相聚的场景,以及他们一同登山游玩的过程和所见之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暂时忘却。

首句“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对深厚友谊的期待。接着,“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两句,点明了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在炎炎夏日中对彼此的思念。

“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表明了他们计划前往翠微寺游玩的初衷。“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则透露了因公务缠身而未能如愿登山的遗憾。

“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描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但并未因此减损他们的兴致。“诸老巳偕至,樽俎罗酒食”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温馨,朋友们围坐一起,享受着美食与谈笑风生的时光。

“解衣各就坐,虚礼厌繁饰”体现了聚会的轻松氛围,大家卸下繁文缛节,以最自然的状态相处。“候吏戒远去,各令息足力”则表现了对聚会环境的精心安排,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休息。

“掀帘觌遐景,迢递讵堪测”描绘了打开窗帘后所见的壮丽景色,远处的山峦与江水交织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三山接江渚,连江亘如翊”进一步描绘了山与水的交融之美。

“云深忽复断,万象筵几逼”则通过云层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莫测。“须臾出画图,一似曾剪拭”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强调了其艺术价值。

“漠漠水田白,隐隐露沟洫”描绘了水田与沟渠的宁静之美,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谁当擘泰华,高下平崄仄”则是对自然景观的高度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之情。

“斜日坠林杪,飞鸟敛归翼”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鸟儿归巢的温馨画面。“兹游涤烦暑,凉思满胸臆”则表达了这次游玩不仅消除了夏日的炎热,更让人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相聚的快乐时光,以及对友情、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163)

周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 字:伯明
  • 号:贞翁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63—1542

相关古诗词

送吴廷玉还昆

故人久别离,日夕拟相见。

两岁期不来,虚托云边雁。

花时拾行李,动以家事恋。

秋晚壮游心,百故尽捐遣。

水浮更陆走,茧足判黧面。

千里倏我即,喜极泪欲溅。

更长烛再秉,量窄酒空传。

儿女身短长,粟帛价贵贱。

官俸聊取给,世态日改变。

一一互问答,倾写各争先。

揽镜鬓已华,开卷眼辄眩。

为言且款曲,试览帝城遍。

旬日兴未周,回首倏南盻。

匆匆束归装,分袂不得援。

钟山起寒飙,长路欲飞霰。

小吏执壶浆,旗亭具盘馔。

联镳出都门,祖道指乡县。

乡心逐旌盖,目送孤云片。

寄语秋台儿,慰我高堂眷。

明年再及秋,挂席江风便。

形式: 古风

十月二十八日东风

东风振疏林,竹树发寒响。

喧啾繁鸟雀,急若惊矰网。

栖心无定枝,被雨翮难仗。

何当埽积霾,天空月星朗。

林栖一高举,千里任浩荡。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桃源

桃源二合米,买得双鲤鱼。

渔人不争价,捧米仍欷歔。

试问何为者,水发鱼却多。

得鱼若不卖,柰此空腹何。

腹空犹自忍,征敛乱无据。

明日不得鱼,放船过淮去。

形式: 古风

春前一日兖州道中逢喻守

驱策自南来,路转充西麓。

东风吹我衣,生意随马足。

腊送柳眼青,春归草心绿。

故人远相迎,延我柏台宿。

高论接泰岱,倾泻慰襟目。

抚字陋浮侈,催科厌烦渎。

借恂应不久,卧恐虚辙毂。

若抚平政碑,桥边重应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