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三首(其二)

好溪山、一片玉玲珑。身入画图中。

乍光摇银海,尘氛尽洗,杳霭溟濛。

何似同餐沆瀣,踪迹摄飞鸿。

多事山阴棹,来往匆匆。

输与何人匀染,只云林子久,著笔偏工。

把渔航苇箔,零乱插西东。

最难描、晚峰多处,碧沉沉、寒色一林松。

更谁问,瓶梅冻折,闲倚薰笼。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开篇“好溪山、一片玉玲珑”,以“玉玲珑”形容溪山之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接着,“身入画图中”,诗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乍光摇银海,尘氛尽洗,杳霭溟濛。”光亮如银海般摇曳,尘世的烦恼仿佛都被洗涤干净,远处的雾气弥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何似同餐沆瀣,踪迹摄飞鸿”,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同飞鸿一般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多事山阴棹,来往匆匆。”山阴的小舟频繁来往,却显得匆忙,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忙碌与短暂。紧接着,“输与何人匀染,只云林子久,著笔偏工。”表达了对云林子久(元代画家黄公望)艺术造诣的高度赞赏,认为只有他才能如此精准地描绘出自然之美。

“把渔航苇箔,零乱插西东。”渔舟和芦苇在东西方向随意分布,展现出自然界的无拘无束。最后,“最难描、晚峰多处,碧沉沉、寒色一林松。”晚霞映照下的山峰,碧绿而寒冷,松林在寒色中显得格外醒目,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独特。

“更谁问,瓶梅冻折,闲倚薰笼。”在这幅画面中,似乎连瓶中的梅花都因寒冷而折断,只有闲适的人倚在熏炉旁,享受着这份静谧与温暖。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三首(其三)

恨年年、琴剑古长洲。漂泊赋登楼。

忽云帆烟棹,吴头楚尾,历遍南州。

纵有相思书札,何处托轻邮。

别业依然在,野水荒丘。

不道辞家已久,比燕鸿来去,翻更迟留。

对江花江草,细与说乡愁。

便怜伊、数峰青峭,问银笺、十幅有谁酬。

归来好,千山红树,待尔寻秋。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荆州亭

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

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

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

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

形式: 词牌: 江亭怨

沁园春七首(其一)

几许沉吟,欢丛回首,无端暗惊。

叹梦托行云,芳音不寄。心如棋局,深恨难平。

鸳牒曾求,鸩媒何易,消渴文园病易成。

休追忆,向芝田携手,洛浦同行。

当初着眼分明,撇不下、卿卿一种情。

想银屏深处,卷帘招燕。药阑西畔,斜日闻莺。

伤别伤春,泪花飘冷,无分相看过一生。

伤怀抱,问何时花底,啮臂深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七首(其二)

太息骚坛,几经消歇,凭谁主持。

算样香人去,吟情未老。流花集在,秀句堪师。

衣惹炉香,才夸宫体,归梦莼鲈肯后时。

因风便,为江东耆旧,频系相思。

曾闻花雨填词,定不愧、当年杜牧之。

问阻风中酒,心情何似。薰香摘艳,怀抱谁知。

莫讶年来,玉颜非昔,禅榻茶烟漾鬓丝。

知何日,共半楼烟雨,相对论诗。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