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飞春蔬(其一)

东轩清节乐春蔬,传到孙支百载馀。

一朝拂袖竟归去,应嗤介甫未忘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中的“东轩清节乐春蔬”一句,通过设定一个明净的时节和环境,引出了春天的野菜,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却被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故有“传到孙支百载馀”的说法。这表明诗人对这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敬仰之情。

接着,“一朝拂袖竟归去”则是诗人在感慨间突然决定离开的行动,既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最后“应嗤介甫未忘鱼”中的“介甫”,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介子推,他以不愿在污浊的世道中求取功名而著称;“未忘鱼”,则出自《庄子》,比喻朋友间的情谊深厚。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自己坚守清高节操的决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然观察和文学功底,也流露出他对于个人品格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易岩木犀韵

秋光未为老,老桂开墙隈。

虽与春风背,依吐心未灰。

香浮玉宇远,体破金粟微。

诗翁被花恼,深夜灯重吹。

今朝恰重九,更泻茱萸卮。

霜螯未堪把,菊蕊青满畦。

景物自冉冉,气候犹迟迟。

对花莫冷淡,行乐姑随时。

清欢既易遇,不饮复何为。

兄弟琴瑟合,子侄鸿雁随。

月明人影散,泚笔赓新诗。

诗力籋天马,不可衔勒羁。

诗坛峻极谢推毂,莫学檀公三十六。

形式: 古风

和易岩兄芙蓉吟

大专肫肫分四气,曜灵西征驾新霁。

人间万宝告成时,白帝畴功有良贵。

后皇嘉惠放一头,蜺旌鸾毂恣晨游。

蜀锦步帐数千里,烂然一抹眼波流。

玉容沐露月梳晓,翠袖蹁跹舞微笑。

云舒霞卷竞芳秾,照水迎风为谁好。

水中木末眩骚人,拒霜宜霜名字新。

平生不识春宵暖,甘随青女嫁花神。

易岩胸中五千卷,景物驱归句中鍊。

赏花不是少年心,见花依旧少年面。

石丁作主事难凭,子高那是梦仙瀛。

何如醉乡自广大,幕天席地山为屏。

诗魂醒处风光转,梅花已筑受降城。

形式: 古风

和易岩春雪韵

腊前雷,春半雪。颠倒失其时,相去踰一月。

一月不争多,燠寒异厥罚。

垤户当坚凝,阳气乃舒发。

草木既萌动,龙蛇起窟穴。

万物欣向荣,狞风夜狂悖。

晓鸡噤不鸣,但见窗间白。

战慄起推户,琼瑶已几尺。

陋巷书生釜不烟,关河甲士冰到骨。

俯仰天地间,芽甲尽摧折。

万境寂无声,群动亦僵裂。

当其怀煦煦,蠢蠢竞欢悦。

形式: 古风

和易岩雪

丰年嘉瑞有根原,碎剪银河倒底悬。

古有诸侯延辨孟,今无令尹访饥袁。

狺狺吠犬思骚楚,茂茂贞松记漆园。

险韵忽拈真寡和,茶烟起处屈高轩。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