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绣衣玉斧下青冥,端为斯文主夏盟。
师道更全双璧白,讲堂初奏六茎清。
秦灰不烬诗书种,孔壁犹铿丝竹声。
惟有渔翁祇自叹,谈经敢望汉鸿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翊龙的作品,名为《谢王绣使同二教举充讲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谢意和敬仰之情的诗句。诗中融入了古典文化的元素和对教育、学术的尊崇。
"绣衣玉斧下青冥,端为斯文主夏盟。"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穿着华丽服饰(绣衣),手持玉制斧头(玉斧)的人物形象,从天空中的蔚蓝色调(青冥)中降临,似乎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或誓言,显示出对文化和知识的尊重。
"师道更全双璧白,讲堂初奏六茎清。" 这两句提到了教师的教导方式(师道),以及使用象征智慧和纯洁的双璧,诗中还描写了在讲堂内进行第一次演奏,声音清脆动听,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学术氛围。
"秦灰不烬诗书种,孔壁犹铿丝竹声。" 这两句提到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事件,但这里指的是尽管如此,诗书依然流传后世,而孔子的墙壁上还能听到丝竹的声音。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学术不灭性的赞美。
"惟有渔翁祇自叹,谈经敢望汉鸿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个人情感,只有渔翁(可能指自己)在独自叹息,而对于探讨经典(谈经),诗人却勇敢地期望能够达到像汉代大儒那样的学术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古文化的描述和对教育、学术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尊重以及个人对于学术成就的向往。
不详
春霆发蕾抽新馥,榷吏穷搜不容粟。
是谁千金收寸芽,烹鼎车声绕斜谷。
白云飘落甘露碗,清风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负将军,空揽十年灯火读。
文明天子重词臣,圣制褒扬日月新。
宸翰特颁仙署额,皇风先发玉堂春。
虬龙逸势诚难伏,鸾鹤回翔信得真。
齐武任誇非入妙,汉章虽巧未通神。
匪唯衒耀鳌宫客,兼是辉华凤阁人。
幸接英儒同赞咏,辄书狂斐继清尘。
到处闻人乞篆踪,学来年久有深功。
墨池阔类湘江水,笔冢高齐太华峰。
金锡罢飞新解虎,铁盂收掌旧降龙。
知师吟恋烟村景,不肯回头望九重。
睡起西窗午正蹉,小春天气尚融和。
颠狂绝笑檐前蝶,不道残阳已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