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生溪上种修竹,呼吸溪光餐竹绿。
自应不同此君医,冰雪之胸元不俗。
我欲相从竹溪中,已办青蓑黄篾篷。
卧听肃肃摇清风,一洗满怀尘土空。
祇愁一夕风雷起,变化飞龙葛陂水。
凌云去去固无心,莫忘溪头舞烟雨。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位隐逸高士在溪边种植修竹的生活场景。诗人赞美了这位汪伯溱先生如同竹子般高洁,他的心灵如冰雪般纯净,不落俗套。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其足迹,过上简朴生活的愿望,想象在竹林溪边披着青蓑黄篾篷,静静地聆听竹叶在清风中的沙沙声,让心灵得到净化。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担忧竹子可能会因一夜风雨而变化,化作飞龙融入葛陂水,升腾入云。然而,他并不担心,反而希望汪伯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那份超脱尘世的心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烟雨中自在舞动,展现出不凡的气度。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竹子的形象赞美了主人的高尚品格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晒蓑台子上,载酒共跻攀。
竟日何妨醉,看云终是閒。
千丝平岸柳,一发别州山。
颇亦关乡念,春深未得閒。
清泠空想离骚国,至理难穷太极图。
知有老人圮下履,恨无鸿宝枕中书。
欲居东西瀼。
忆昔经行三十秋,重来创见古东楼。
涪溪天造浑无恙,铁锁云横欲断流。
两客后来谁更重,一樽今日意慵浮。
怀人万古高山仰,剩喜夤缘得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