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珠寺

吟到中流一凭栏,云烟散尽水天宽。

灵鳌化石支金刹,神物凌波弄木难。

隔岸市尘千里远,炎风禅榻九秋寒。

何须更觅三神岛,消得携琴此处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游海珠寺》描绘了诗人游览海珠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吟到中流一凭栏”写诗人站在江边寺庙的栏杆旁,沉浸于吟咏之中,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专注。次句“云烟散尽水天宽”则通过云雾散去后的开阔景象,表现出海珠寺周边景色的空旷与壮丽。

第三句“灵鳌化石支金刹”运用神话传说,将海珠寺比喻为由神龟化石支撑的金色佛塔,增添了神秘色彩。第四句“神物凌波弄木难”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的生动画面,仿佛神灵驾驭着波浪,戏耍着木舟,富有动态感。

第五句“隔岸市尘千里远”以对比手法,强调寺庙远离世俗喧嚣,身处清幽之地。最后一句“炎风禅榻九秋寒”描绘出即使在炎热的季节,寺庙内仍能感受到清凉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海珠寺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处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结尾处的“何须更觅三神岛,消得携琴此处弹”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海珠寺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意。

收录诗词(312)

乌斯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凌云轩为泰和萧君赋

壮气从来北斗齐,凭轩高眺白云低。

风清竹树孤村静,天接溪山一鸟啼。

新酒每从花底洒,好诗都向壁间题。

元龙何必楼头卧,待尔来游日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汪以敬归睦州省觐四首(其一)

杨柳池边燕子飞,藜床低小竹边移。

云天华岳持高论,秋水芙蓉出赠诗。

咫尺动成千里隔,绸缪终有百年期。

去年曾下清风榻,话到无怀未出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汪以敬归睦州省觐四首(其二)

封豕封狐在眼中,此时端合见英雄。

扶持短世非无术,贾勇长才独有公。

出看旌旗人似雨,不鸣刁斗月当空。

秋风曾洒滂沱泪,血溅中原满地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汪以敬归睦州省觐四首(其三)

官事萧閒故友多,每因持酒发悲歌。

石生参幕真无忝,徐庶思亲可奈何。

千里归帆如健马,满天急雪似飞蛾。

高堂舞得斑衣破,也胜朝衫剪越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