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兰》。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兰花的景象,赋予了兰花独特的生命与情感。
“天风一夜霜,萧然见秋野。” 开篇即以“天风”和“霜”渲染出秋夜的清冷氛围,通过“萧然”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秋野的寂寥景象。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环境的肃杀,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接着,“兰蕙化为茅,亦有不化者。” 这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兰花与普通茅草进行比较。在秋夜的严寒中,兰花似乎也难逃凋零的命运,化为了普通的茅草。然而,邵宝在此处巧妙地留了一丝希望——“亦有不化者”。这不仅是对兰花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中那些不畏艰难、保持本色之物的颂扬。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即使在逆境中,也应该坚守自我,不被外界环境所改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夜中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顽强。邵宝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