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有宾兼有主。

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

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

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

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

形式: 偈颂

翻译

八月二十五日,宾客与主人同在。
如同雪峰滚动出的球,触动了禾山的鼓点。
天帝释摇头示意,大梵王随之起舞。
没有通过上林关的考验,不敢轻易许诺。
空生对此家风不解,引来山岩前花朵如雨般纷飞。

注释

八月二十五:农历八月二十五日。
宾:宾客。
主:主人。
辊出:滚动而出。
雪峰毬:像雪峰般的球体。
打动:触动。
禾山鼓:象征性的禾山之鼓。
天帝释:佛教中的天神。
摇头:表示否定或犹豫。
大梵王:印度教中的最高神。
作舞:起舞。
上林关:比喻难以通过的考验或难关。
轻相许:轻易许诺。
空生:指不了解情况的人。
不解:不明白。
此家风:这里的风俗或规则。
岩前华似雨:形容花朵繁多,如雨般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勤所作的偈语,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秋季自然景象与神灵活动的图景。"八月二十五"点明了时间,可能是秋分时节,"有宾兼有主"暗示着天地之间的互动。接下来的"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形象地描述了云彩滚动如雪峰之球,仿佛击打在稻谷山头,引发震动。"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则将天神们对这景象的反应人格化,天帝释摇头表示惊讶,大梵王起舞则寓意欢喜。

"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神圣氛围,仿佛自然的力量尚未完全展现,未获上天的允许。最后两句"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则以"空生"(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观者)的不解,反衬出自然现象的神秘与庄重,而"岩前华似雨"则描绘了花儿因敬畏而纷纷落下,如同雨滴般敬奉。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敬畏天地、尊重自然的禅意。

收录诗词(15)

释慧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月

月轮端似古人心,皎洁高深处处临。

纵在波涛圆缺定,照尘尘亦不能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十六观经颂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

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十六观经颂.中品中生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七日华敷成记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十六观经颂.无量寿佛身观第九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