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调笑(其二)咏草》是一首描绘春草寓意时光流逝与离别情绪的短诗。"芳草。芳草。偷促年光易老",以反复手法强调了春草的生长迅速,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催促着岁月匆匆,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无端陌上萋萋","无端"表达了对春草蔓延无序的感叹,"萋萋"则形象地描绘了草木茂盛的样子。
"惯占西东路岐",这里的"西东"和"歧路"象征着不同的方向和人生的分岔口,而"惯占"则写出春草似乎占据了这些必经之路,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离别场景。"送却王孙无数","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借指行者,春草仿佛在默默地送别着过往的行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易逝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草为媒介,寓言人生,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