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馀年归旧里,不胜衰薄叹民风。
一心恬憺无尘累,闾巷相看有此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四十余年后重返故乡的老者,对社会风气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宁静淡泊。诗人通过“不胜衰薄叹民风”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不满,认为民风日渐衰败。接着,“一心恬憺无尘累”则展现了老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他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宁静。最后,“闾巷相看有此翁”描绘了邻里间对这位老者的尊敬与羡慕,他成为了乡村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精神追求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归里匆匆欲别难,画船春水发江干。
一枝留赠罗浮玉,他日归来共岁寒。
分手都门岁月赊,思君夜夜梦梅花。
贞姿一段清于雪,不让西湖处士家。
铁作根株玉作神,耻随桃李混芳尘。
一从移植青山侧,野水疏篱自在春。
四十年来金石交,枉烦青眼顾衡茅。
临岐不尽岁寒意,持赠罗浮月一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