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续辞.牛蒡

我取友兮得牛蒡,稠丛捷鼠走不上。

深山谁伏又谁牵,唇粗舌皴膝头壮。

实虽恶,食不恶,所思兮奚可却,松冈竹墩隔沙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山中牛蒡结为“友”的独特情感体验。诗中的“牛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动物之友,而是以植物的形象,象征着一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首句“我取友兮得牛蒡”,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牛蒡之间的特殊关系,将牛蒡拟人化,赋予其友人的身份。接着,“稠丛捷鼠走不上”一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牛蒡茂密丛生的状态,连机敏的鼠类也无法轻易穿越,突出了牛蒡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深山谁伏又谁牵”则进一步描绘了牛蒡生长于深山之中,既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谁伏”),也与之紧密相连(“谁牵”),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唇粗舌皴膝头壮”则是对牛蒡形态特征的生动描述,暗示了其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实虽恶,食不恶”表明诗人对牛蒡的态度,并非仅仅因其外在的“恶”(可能指其外表或口感不佳),而是更看重其内在的价值。这种超越表面审美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最后,“所思兮奚可却,松冈竹墩隔沙泺”表达了诗人对与牛蒡之间深厚情感的不舍与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怀念。这里的“松冈竹墩隔沙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前文的牛蒡形成了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也传达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和谐自然生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山友续辞.石耳

我取友兮得石耳,石壁峻嶒下无底。

非脾非肾非肝肠,马齿马牙衔不起。

耳无是,耳无非,所思兮何可萎,石笋石花滋石脂。

形式: 古风

山友续辞.合蕈

我取友兮得合蕈,山深树底风不进。

弹子团栾敷未敷,飞儡腾猿毋口粗。

藤花迷,豆花肥,所思兮焉可遗,溪山撩乱将安归。

形式: 古风

山友续辞.槐芽

我取友兮得槐芽,缭陂灌丛饶杂花。

才茁嫩荚抽枯桠,涎流山鹊并山鸦。

胶著虻,房著蠊,所思兮安可芟,碧鲜冷淘思露寒。

形式: 古风

山友续辞.蔊头

我取友兮得蔊头,猛嚏烈香惊伏虬。

石羊石蛇齧不得,弹蟹燕蚕胡可偷。

常风寒,常雪寒,所思兮奚可堪,阴崖涌沫号飞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