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怀寄贾石葵年丈

山中岁晏意何如,莫讶长安阙报书。

魂梦几悲池畔草,封题少遇海边鱼。

百年病骨风霜后,千里乡心涕泪馀。

望断石门秋夜月,故人独掩白云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在岁末时所作,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联“山中岁晏意何如,莫讶长安阙报书”,诗人身处山中,正值年末,心中不禁生出对远方消息的关切。他以“莫讶”二字安慰自己,不要因为没有收到长安的来信而感到惊讶或失望,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颔联“魂梦几悲池畔草,封题少遇海边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他梦见池畔的草木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他也感叹自己与远方朋友的通信之少,如同海边难觅的鱼,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与外界联系的渴望。

颈联“百年病骨风霜后,千里乡心涕泪馀”,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了风霜的洗礼,身体已显老态。尽管如此,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却依然强烈,以至于在回忆往事时,泪水不自主地滑落。这一联通过对比“百年病骨”与“千里乡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尾联“望断石门秋夜月,故人独掩白云庐”,诗人站在石门前,仰望着秋夜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他想象着故人在白云覆盖的庐舍中独自生活的情景,这份孤独与思念交织在一起,更加深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与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岁月流转中的感慨与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太宰梦山杨公致仕

长安冠盖满郊畿,元宰朱轮出禁扉。

从此圣心劳梦想,只今祖道有光辉。

宫前柳色分红旆,岭畔桃花待锦衣。

欲问东山旧樵牧,麒麟阁上几人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容斋符卿册封鲁衡二藩因偕健斋参军同行

亲携玺绶出云间,齐鲁函封次第颁。

五月船经沧海郡,千峰人度穆陵关。

名藩累叶分茅贵,上客连枝振佩还。

旧是平津门下士,送君犹自怆离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朱养淳太史册封周藩

蓬莱阙下五云飞,桐叶封函出帝畿。

汉苑花香随使节,河桥柳色上征衣。

天临玉署恩偏渥,星近银河夜更辉。

试向汴京城里望,六街何处不朱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全玄洲太史册封赵藩

邯郸道上夹垂杨,六传飞尘出建章。

赵国河山连右辅,邺都词赋在天潢。

登筵夜对丛台月,染翰春浮玉署香。

此日流离知满路,好陈谣俗报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